虛構購車、抵押貸款等流程,再偽造公章注銷抵押登記,最后將車輛以九折出售給二手車商,利用還款時間差騙取抵押款……日前,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破獲一起合同詐騙案:本市一家汽車融資租賃公司與丹東某汽車銷售公司合作開展汽車融資回租業務,結果原本須抵押登記的車輛在被銷售后抵押協議卻紛紛被取消,造成這家汽車融資租賃公司損失7000余萬元。
目前,欒某、安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黃浦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簽好的抵押登記手續,為何紛紛“合理”取消?
2015年10月,上海某汽車融資租賃公司與丹東某汽車銷售公司簽訂了一份《合作框架協議》,約定由丹東某汽車銷售公司作為合作機構在遼寧丹東開展汽車抵押貸款租賃業務。根據合同約定,丹東某公司找到要購買車輛并要求貸款的客戶,收集相應資料,交由上海的公司審核后發放貸款拿車,車輛登記在客戶名下但需要配合上海公司辦理抵押登記,而辦理抵押登記則交由丹東公司操作。
不過合作一段時間之后,上海的公司卻發現委托丹東公司辦理的抵押登記手續竟紛紛悄然取消,這導致上海的公司損失的車輛抵押貸款高達7000余萬元。明明公司有詳細的風控體系,這些抵押貸款手續怎么會“合理”取消?上海公司向警方報警。
騙貸團伙竟有“一條龍黑產”
貸款手續“合法”取消,最大的可能問題出在能夠辦理這一手續的丹東公司。警方調查發現,丹東公司的法人代表欒某等人,有一整套“騙貸套現”的辦法:他們先找到合適的人選,從別家汽車公司買好汽車后,再讓這些人與上海公司簽訂車輛抵押合同,然后提取車輛并辦理好抵押登記。隨后在一周至一個月時間內,丹東公司就通過偽造假上海公司單位的公章,辦理取消汽車抵押登記,然后再將車輛賣給二手車商。
為了繞過上海公司的風險控制體系,欒某還專門安排人員接聽受害單位的回訪電話,把上海公司用以監控抵押車輛的GPS裝到當地黑車司機的車上:“一輛黑車上最多裝十幾個GPS,上海公司就是發現GPS軌跡高度重合才發現端倪的。”
“這個犯罪團伙有組織、有計劃,分工細致,作案手法嫻熟。”據辦案民警介紹,這個犯罪團伙從通過黑中介找假買車“人頭”、騙車、騙貸再到銷贓變現,已經形成一條高效作案的“黑色產業鏈”。據目前查證,在欒某等人與受害的上海公司簽訂的車輛抵押協議共涉及1088輛車,其中已有65%被非法銷售,累積造成上海公司經濟損失達7000萬元人民幣。
7月11日至17日,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上海警方在遼寧省丹東市展開集中收網行動,將欒某、安某等18名涉案嫌疑人抓獲,并查獲偽造的合同公章,銷售車輛的單據等涉案物品。
詐騙團伙做虧本買賣?竟是為短期融資做“直播”
令人詫異的是,欒某實際上做的是“虧本買賣”。
據辦案民警介紹,受害的上海公司具有開展汽車融資租賃業務資質,欒某等人作為合作機構,具有貸款審批等權力。欒某等人為騙取貸款,找人冒充車主,由銷售商墊資全款購車,再以“車主”名義向上海公司申請抵押貸款。獲得貸款后,欒某等人再偽造上海公司公章,到當地注銷抵押登記,“洗白”的車輛再以9折價格出售給二手車商。所得錢款用于歸還購車款、購置稅等。
“單看這一個流程,這個團伙實際上是虧錢的,要繼續還貸款,要倒貼購置稅,還要賠新車與二手車之間的差價。”辦案民警介紹,因為抵押貸款可以分期還款,欒某就是利用時間差,短時間內不斷復制這一詐騙流程積累大量資金,用以打造直播平臺等用途。據悉,欒某因每個月要還給受害單位的貸款額不斷增加,窟窿越來越大,到案發時每個月要還300多萬,欒某的資金鏈面臨斷裂
目前,欒某、安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黃浦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