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金融圈待過,可能聽過“融房超貸”這個詞,但普通人十有八九沒聽說過。
簡單來說,融房超貸就是通過“高評高貸”的方式,把房子變成提款機——用遠高于市場價的評估值從銀行套出更多貸款。
這操作在投資客、企業主和某些銀行內部早已不是秘密。
一、融房怎么玩?
低價買房:比如市場價900萬的房子,通過法拍、熟人轉讓等方式800萬拿下。
把評估價做高:找關系或特殊渠道,讓銀行認定這套房值1200萬(實際只值900萬)。
銀行放款:按評估價的70%貸款,能貸出840萬(實際只花了800萬買房,相當于“空手套”40萬)。
套現離場:貸出來的錢可以再投資、還債,甚至炒下一套房,滾動套利。
二、銀行為什么配合?
銀行也不傻,但這事對它們有好處:
1、完成貸款指標:銀行每年有放貸任務,房產抵押算“低風險業務”,容易過審。
2、賺利息:貸款利息穩賺不賠,只要房價不崩盤,銀行覺得風險可控。
3、中間商助攻:評估機構、中介和銀行常有合作,大家心照不宣。
三、誰在玩融房?
1、企業主:急需現金流周轉,傳統貸款難批,融房能快速搞到錢。
2、炒房客:低價囤房,高評套貸,用銀行的錢滾雪球。
3、負債高的人:信用貸批不下來,但名下有房就能“曲線救國”。
四、融房的隱藏成本
你以為白撿便宜?其實費用一大堆:
中介費:貸款額的1%~2%(貸1000萬,先交10萬服務費)。
墊資利息:短期過橋資金月息1%~3%(借100萬,一個月利息1~3萬)。
評估費+稅費:評估價做高,契稅、增值稅也得按虛高的價格交。
風險成本:萬一銀行抽查發現評估造假,可能提前收貸;房價跌了,資不抵債更麻煩。
五、是機會還是坑?
高手玩法:懂行情、有渠道的人,能用融房低成本撬動資金,比如低價抄底法拍房再套貸。
小白慎入:如果不懂操作、現金流跟不上,可能被高息墊資拖垮,最后房子被拍賣。
最后熊大總結:
融房本質是“金融杠桿游戲”,玩得好能空手套白狼,玩不好就是給自己挖坑。
普通人別輕易碰,除非你清楚知道每一步的風險,并且輸得起。
貸款路漫漫,好在有熊大
需要貸款的朋友,歡迎咨詢
需要了解貸款的,有問題的,歡迎找我了解
【熊岳益|貸款圈「快狠準」擔當】
個人融資一條龍服務,找我3分鐘速配最優利率!
不畫餅、不挖坑、不拒單
響應快、放款快、售后快
掃碼領《2025 避坑指南》+私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