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汽車融資租賃行業在中國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近兩年更是基本形成井噴之勢,但小編發現很多人對于汽車融資租賃及汽車貸款依然傻傻分不清楚。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一種萌芽”,今天,小編就來帶您解析一下這一行業知識點。
01
立足行業發展 辨明兩者差異很有必要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非法收回融資租賃車輛屬于套路貸的一種”的文章指出:
從文中可以看出:文章所提主體為融資租賃公司,但是內容卻是關于車貸的相關內容!即將融資租賃公司當做了汽車貸款公司。然而實際上,融資租賃公司只有融資租賃業務,沒有貸款的資質和業務,貸款業務是貸款機構的業務,是需要貸款資質的! 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加上之前某二手車平臺陷入“套路貸”風波,消費者普遍反映曾經遭遇還款變多、暴力收車等問題。在優信二手車事情持續發酵后,融資租賃被部分人理解為套路貸,并對此望而卻步。因此,普及汽車融資租賃與汽車貸款中“套路貸”的實質性差異對于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意義。
02
汽車融資租賃與套路貸的實質性差別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歸納總結了這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是汽車消費貸款,由于放款方沒有取得車輛所有權,部分放款方最多只是取得車輛抵押權,但是車輛抵押權不能代替車輛所有權,因此放款方是沒有權利去收客戶車輛的。如果汽車消費貸款客戶逾期,放款方收車一定是違法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要看收車方法等其他條件。而融資租賃類的汽車金融業務,因為具有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特點,融資租賃公司擁有車輛所有權,客戶(承租人)在合同期內只是擁有車輛使用權。融資租賃公司收車是合法行為,是否違法犯罪只需要看收車方法是否違法犯罪。
另外,融資租賃產生之初就是為了解決次級客戶的催收問題,其在國家金融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融資租賃公司作為傳統金融貸款機構的補充,覆蓋信用次級客戶,利用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行業特性為大量信用次級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解決信用次級客戶的催收問題。融資租賃公司本身并沒有貸款的資質和業務,貸款業務是貸款機構的業務,是需要貸款資質的!
03
明確方向:《自律公約》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近日,上海市租賃行業協會發布的《汽車融資租賃業務自律公約》也同時指出并要求,協會各成員單位,依法合規經營,不得從事信用貸款、抵押貸款等非融資租賃性業務,杜絕在融資租賃合同、產品宣傳資料、App平臺等出現“貸”、“貸款”等帶有誤導性質的語言表述。進一步加強客戶準入管理,不得向在校學生等缺乏必要償付能力的客戶群體開展融資租賃業務。
“自律公約”強調,客戶逾期后協會會員單位應依法合規催收,禁止辱罵、威脅客戶,冒充司法人員恐嚇客戶,編造虛假信息損害客戶名譽。對業務開展過程中獲取的客戶個人信息應嚴格保密,嚴禁故意展示、泄露、買賣客戶個人信息。客戶逾期后應進行合理催告,所采取的各項處置措施應當有充分的法律及合同依據并切實保護客戶合法權益,不得采取暴力手段或其他危害客戶人身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的行為,不得收取畸高處置費用。
綜上所述,只有認識到了汽車融資租賃與汽車貸款的實質性差異,才能為融資租賃公司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保障汽車融資租賃行業依法合規經營,從而避免被國家公安機關按照貸款機構非法催收打擊的危險。
信都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