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新聞4月21日電 近日,甘肅省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將全面前移至銀行和公積金部門網點,大幅壓縮不動產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全面打通不動產抵押登記“最后一公里”。
據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官網消息,11日,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大數據中心、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甘肅監管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登銀合作”協同推行二手房“帶押過戶”的通知》,并與中國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等18家商業銀行共同在蘭州舉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金融”業務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開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模式和二手房“帶押過戶”業務培訓,攜手構建高效、便捷、安全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體系,全面打通不動產抵押登記“最后一公里”。
甘肅省深入開展便民利企改革,全力推行“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持續壓環節、減時限、優服務、化難題,特別是扎實開展歷史遺留“登記難”問題化解工作,全省已有75.37萬套“登記難”房屋拿到不動產權證書,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近5年來,甘肅省企業和群眾抵押融資需求逐年攀升,抵押登記業務辦理量與抵押金額逐年增加,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累計協助辦理抵押登記102.2萬筆,涉及抵押金額1.37萬億元。
據悉,去年以來,甘肅省自然資源廳依托省“數字政府”建設,堅持全省“一盤棋”思想,建設完成全省統一的不動產登記數據庫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平臺,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關心的不動產登記熱點、難點、堵點問題,有力支撐了不動產登記業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掌上辦、指尖辦”。省級統建的不動產平臺縱向依托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信息實時互通共享;橫向依托省“數字政府”共享交換平臺,以省級“總對總”實現稅務、住建、民政等多個相關部門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甘肅廳通過持續提升便民利企數字化服務效能和質量,深入推進不動產登記“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構建了“一個平臺、統一入口、五類服務載體”的一體化服務體系,依托線下窗口、“甘快辦”客戶端、“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網上辦事大廳、線下自助端五類服務載體,形成了全省統一的“外網申請、內網審核”模式,推行線上統一申請、聯網審核、網上反饋、現場核驗、一次辦結,提供網上查詢、網上支付和網上開具電子證明等服務,實現便企為民服務零距離。
該廳還打通線上線下融合辦理新通道,一般登記業務辦結時間可由5個工作日縮減到3個工作日;在銀行、公積金分別設立“不動產抵押登記便民服務站”“不動產登記延伸公積金窗口”,抵押人在便民服務站或窗口提交一套資料,便可同步辦理貸款審批及不動產抵押登記,實現貸款、抵押登記“一次辦結”“不見面審批”服務。
此次簽署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金融”業務戰略合作協議,在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同時,該合作能有效提升銀行防范金融風險能力,逐步實現由“政銀互通”向“登銀合作”的升級轉變,對綜合提升甘肅省不動產登記和金融服務水平,支撐各方更加高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