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中小企業融資難,可是怎么才能讓各類機構愿意向中小企業投錢?如何讓更多“有錢人”與中小企業快速牽手?常州國家高新區改革投融資體制,形成多元資本“沁潤”中小企業的格局。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不只是金融問題,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常州市委常委、常州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表示,高新區擁有大量中小企業,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強烈,必須通過改革創新金融手段,并發揮政府之手“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小微中心
就是“金融創新”的集市
近日,一個生態體驗項目發布在了易天集團的股權眾籌平臺上,眾籌金額為200萬元。僅僅幾個工作日,48位民間股東即成功募齊,創業者用這200萬元順利開了一家店面。
易天集團,是駐扎在常州小微金融服務中心105家金融、類金融機構中的一員。2014年,國有常高新集團設立了全省首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小微金融服務中心。“我們想解決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痹撝行臉I務負責人黃佳葉告訴記者,小微中心,就是“金融創新”的集市,小微企業可以隨時來逛、多家比選。
去年,常州一家生產汽車零配件的企業負責人找到小微中心,他想籌一筆錢,用于應收賬中間兩個多月的賬期流轉。此前,企業的土地及個人房產已作了抵押貸款,設備作了融資租賃。小微中心的免費融資顧問分析發現,它的買家是一家世界500強公司,最終為他們推薦了中科招商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的保理業務。
保理,簡單理解,就是賣方、買方將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為其提供貿易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的催收、信用風險控制與壞賬擔保等服務中的至少兩項。保理公司介入后,很快批了300萬的授信。企業每天僅需付點利息,就可先拿到這筆錢去接新訂單。
據了解,近幾年來,小微中心通過豐富多彩的金融創新,已為700多家企業提供了超百億元的金融服務。
創投資本
鎖定“不足兩歲的幼兒”
在常州高新區眾創空間“嘉壹度”里,一家叫作“一塊去”的互聯網旅游公司,在短短3年里,實現了銷售從百萬級向數億級的飛躍?!帮w上風口”的背后,既有“嘉壹度”的各項扶持,也離不開常州高新創業投資公司(簡稱常創投公司)的投資“點睛”。
2012年成立的常創投公司,投資方向牢牢鎖定在初創企業?!拔覀兂闪⒌哪康?,就是立足高新區、聚焦初創期,通過直接投資和母基金功能,培育新興產業、推動轉型升級。投資目標鎖定‘不足兩歲的幼兒’,投資對象原則上注冊不超過兩年。”常創投公司相關負責人劉海鋒說。
結合常州高新區的產業定位,常創投公司重點聚焦了幾個領域。比如,互聯網+旅游。初創于外省的“一塊去”項目,團隊在當地找了很多投資機構但融資未果,來到高新區后,當年即獲得100萬元創投資金,創投公司占股約10%。2013年,其銷售還是百萬級,去年已達2.2億元,今年的目標是6億—10億元。如今“一塊去”已成國內最大的周邊游網絡服務商,成功登陸新三板。此外,還有“璞緹客”“童游”等一批“互聯網+旅游”項目正在創投資金的沁潤下茁壯成長。
醫療器械,是常州高新區的特色產業。常創投公司出資1億元與千年資本共同發起設立常州市千年健康創業投資基金?;鹨幠?億元,以不超過具體項目該輪投資額50%的比例配投落戶在常州高新區的生物制藥、醫療器械等健康產業企業,以1億元政府引導出資帶動5億元社會資本投入,計劃在3年內培育30家孵化企業、10-15家產業化企業、3家上市儲備企業,積極探索產業超常規快速發展的創新模式。
改革創新
讓扶持資金“以一撬十”
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政府給予資金扶持是十分普遍的做法。而記者在常州創意產業基地采訪時了解到,該基地在給予部分企業資金扶持的同時,通過改革創新,引領銀行甚至更多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到了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行列,實現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據基地相關負責人張南軍介紹,一開始基地采用的是單一的政府扶持模式,做了幾年發現,效果不太理想?!坝行┢髽I把重心放在怎樣爭取政府扶持而不是自身創新發展上”。
2011年開始,基地作了第一輪改革,每年投入2000萬元專項資金推進“扶改投”“扶改貸”。所謂“扶改投”,就是將政府無償扶持改為股權投資;“扶改貸”,則是政府將扶持資金放入銀行資金池,由銀行按1:10配比向企業發放貸款??紤]到創意型企業多為輕資產,基地承諾貸款風險由基地承擔八成,從而解決銀行不愿投的問題。
2015年,又進行了第二輪改革:基地與專業基金公司聯合成立創意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吸納社會資本共同以股權投資的形式入股企業,首期規模1.2億元,其中導入政府扶持資金3000萬元。贊奇科技,是基地內一家做3D云渲染平臺的科技型企業,去年獲得創投基金2000萬元的股權投資后,今年上半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目前已成長為國內行業老大。
投融資改革有效促進了產業發展。一組數據頗具說服力:2011年基地有文創企業100多家,如今有700多家;產值從建園初63億元發展到去年300億元;從業人數從5000多人到3萬多人;上市公司從零發展到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