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由于許多城市房貸利率上調,讓很多購房者紛紛“抱怨”利率太高。
但是,如果把房貸利率與網貸利率對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最近又有許多網友表示收到了網貸平臺發給他的“催收短信”,如下圖:
發布此信息的平臺叫“恒易貸”,即北京恒昌小額貸款,是北京恒昌利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產品。
收到此信息的網友表示,自己從來沒有逾期,也沒有做過什么違規的事情,居然收到這樣的催收提示,感覺非常不可思議。
其實,雖然許多持牌經營的網貸平臺已經取締并正式清退,但如今市面上還有很多助貸機構,這類平臺自身具有小額貸款牌照,資金卻是來自銀行等機構。
除了催收得厲害,這些平臺的產品利率也是高得離譜。下面來看真實案例:
銀行資金“包裝”一下就變成“高利貸”?
根據網友反饋的信息來看,某些網貸平臺的利率是有很多種利率組成的。
如上圖,這個平臺的產品借款詳情中,包括了年化服務利率、融擔咨詢費、借款年化利率等組成,其中借款年化利率才是資金提供方的真實利率,年化服務利率、融擔咨詢費都是平臺“變相”收取的費用。
這樣一來,借款人索要承擔的費用就高達28.75%。以借款1萬元為例,分12期歸還的情況下,借款需要歸還的借款本息合計為12875元。
再來看這類網貸產品的還款計劃。雖然是分12期歸還,但是前面2期的還款金額明顯高于后面10期,36000元的貸款本金,前面2期就得歸還11623元本息,相當于本金的1/3。
為何平臺如此著急收回貸款?又為何如此著急催借款人還款且措辭“嚴厲”呢?這就不得不提現階段的網貸監管政策了。
監管趨嚴:一些大牌網貸APP被強制下架1、管理辦法更加嚴格。
早在2020年11月,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就起草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其中要求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2、安全性管控更加嚴格。
2021年7月8日,360數科旗下產品360借條APP已經下架,其原因是由于5月10日網信辦通報的包括360借條在內的84款安全和網絡借貸類APP違規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情況。360借條APP存在收集與其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問題。
3、貸款利率管理更加嚴格。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修改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28條規定:“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是以不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為限?!?/p>
也就是說,如果網貸平臺借款利率超過了LPR利率的4倍,那就屬于高利貸的范疇,借款人是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這對于很多仍然打“擦邊球”發放高息貸款的平臺是不利的。
總而言之,網貸經過這么多年的“瘋狂生長”,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下一步相信在金融監管日趨完善的情況下,會越來越合理的。#網貸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