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嘉定的不少實體制造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安商穩商過程中,嘉定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搭建產業融資合作平臺,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
近日,嘉定企業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張艷,拿到了來自工商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的2億元貸款授信,企業資金緊缺的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疫情期間,雖有零星的生產,但是我們的客戶在回款和開票的環節有很大的延遲。”張艷透露,受疫情影響,企業2月份銷售額同比下降5成,“企業每月用人、物料等成本支出就超過了2000萬元,資金缺口帶來了運營壓力”。
如此情形下,企業通過嘉定區大數據產融合作服務平臺發布了融資需求,工商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第一時間上門對接,幫助企業分析具體問題,并為企業量身定制了一套融資方案。在張艷看來,這筆2億元的授信無疑是“及時雨”。“這次貸款是我見過的最快的一次授信,不到1個月時間里就完成了所有流程。”
2億元授信貸款絕不僅僅是個數字,這筆資金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緩解經營壓力,并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近兩年來,“北特科技”不停拓展新業務,原本業務拓展資金均來源于流動資金,這樣無疑增加了企業短時間內出現資金缺口的風險。3年期2億元的貸款方案,可以幫助企業更好靈活地分配和使用資金。
為了改變企業單方面尋求金融機構合作中出現的貸款難和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嘉定區政府搭建產業融資合作平臺,將企業融資訴求和銀行的金融產品等信息進行共享,在提高企業融資成功率的同時,也降低了銀行放款的風險。
工商銀行上海嘉定支行副行長黃臻杰坦言,目前,商業銀行在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過程中,遇到最大問題就是與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區產融平臺其實為銀行提供了一個媒介,能夠對企業的稅收、環保、工商等有公信力的信息進行梳理,從而使銀行在與企業對接的過程中,減少不確定性。”他表示,“未來,工商銀行嘉定支行將對于所有嘉定區產融平臺上對接的規上企業,‘一戶一策’制定融資方案,以解決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包括抵押物不足、短借長用等痛點問題。”
據悉,3月以來,工商銀行上海嘉定支行已就“北特科技”“凱泉泵業”兩家嘉定區規上企業的3.3億元融資需求進行了有效對接和放款。
據介紹,全區“雙十二”政策發布以來,嘉定區產融平臺上共有227家企業發布融資需求,需求資金約19.82億元。其中,規上企業79家,需求資金13.74億元;規下企業148家,需求資金6.08億元。目前,已有73家企業獲得貸款,金額達12.16億元。
有相關需求的企業,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在“嘉定區企業融資需求提交平臺”上進行相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