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車貸公司把車拖走的N種理由?
這一家絕對夠奇葩,
車輛駛入小貸公司、二手車市場、
GPS不在線、
出市不報備等等
都會被認定違約?
據說,
這家借貸公司的九成客戶已經“中招”,
稀里糊涂地失去愛車,
近日,
真相被層層揭開
……
近日,昆山市人民檢察院依法辦理了一起車貸敲詐勒索案,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14人。
2018年年初,警方陸續接到多起報案,報案人均反映自己用汽車抵押貸款后,車輛被放貸的人莫名拖走,前去取車被告知必須支付高額違約金,否則車將被強行變賣。
原以為是普通的借貸催款,但同類事件的頻繁出現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隨著調查的深入,背后真相被漸漸揭開。
車貸套路
進去容易出來難
許先生是一名普通的私營業主,資金一直緊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自己的車窗上看到了“利息最低2厘9”“無需抵押汽車”的貸款宣傳名片。為解燃眉之急,他撥通了名片上的電話。對方客服經理爽快答應給許先生放貸,但需要一次性扣除保證金、平臺費、GPS安裝費等。許先生算了算,假如貸款3萬元,只能到手大概2萬3。
費用如此之高,許先生猶豫了。
客服經理看穿了許先生的心思,馬上承諾:只要不違約,保證金和GPS安裝費都可以退還。這樣一算,似乎還可以接受。許先生也就同意了。
隨后,客服經理將許先生帶到專業的簽約人員那里。在簡單的交談之后,許先生便在簽約人員的催促下,草草簽訂了十余份文書,其中包括甲方為空白的借款合同、違約行為承諾書等明顯對許先生不利的文書。所有的字簽好之后,許先生僅僅拿到一份還款明細單及還款賬號,其他材料均被放貸公司收走。
按照約定,許先生拿到了扣除費用后的貸款。接下來就是每月還款了。剛開始,許先生每月按時歸還。唯獨到了第八期,許先生因為一時忘記,錯過了還款時間。
第三天,許先生馬上將錢補上,但當晚車還是被秘密拖走。
隨后,許先生的手機接到了一條短信:因還款逾期,車已被債權公司拖走,要想取回車需和公司聯系。短信中留有一個手機號碼。許先生撥通了這個號碼,對方卻聲稱要沒收保證金、GPS安裝費等先期費用,并且以“不還錢就不還車”為由,要挾許先生立即結清余款和支付借款本金30%的違約金。
因為車輛和全套質押手續被貸款公司掌控,被害人跟貸款公司的“談判”完全處于不對等狀態。甚至,許先生提出能否先取回車內重要物品時,都被對方堅決拒絕。面對貸款公司的強硬手段,加上車買了沒多久,價格遠遠大于貸款金額,無奈之下的許先生只能支付大筆違約金后將車開回。
調查發現,有過許先生這種遭遇的人還不少,而且放貸、拖車的人系同一伙人。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借貸人急于用錢的心態,誘惑借貸人上套。
違約情形太奇葩
近九成客戶“中招”
根據對被害人的調查,除了像許先生這類因還款超期違約被拖車外,這家貸款公司還有很多奇葩的違約理由,如車輛駛入小貸公司、二手車市場等所謂敏感區域,GPS不在線,出市不報備等都會被認定違約。
白紙黑字,這些違約條件寫在合同上,也有被害人簽字,如何認定借貸公司拖車索要違約金這一行為的性質,成為了定案關鍵。
該案屬于新類型案件。接到公安機關反映的案件信息后,檢察官第一時間介入案件偵查。通過細致的分析梳理,檢察官發現,這個團伙分工明確,除了老板和門店負責人外,還配備了專門的客戶經理、GPS后臺監測員、談判員、拖車人、車輛看守人、還車人、財務人員等,各司其職。組織紀律也十分嚴格,有出勤、報銷、獎勵、獎金、分紅等制度,甚至還有拖回車輛的進出庫登記制度等。
但這么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公司,經營行為卻十分反常。公司運行肯定需要成本,如果只依靠“最低2厘9”的利息,還要支付業務員的提成,基本上無法盈利,虧本買賣又有誰會做?這是第一個反常點。
另外,公司很少關注客戶的資質,放款門檻很低,基本上只要有車就放款。而且,公司貸款客戶的違約率高得離奇。經初步統計,發現借貸公司近九成客戶“違約”。違約率如此高,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經營行為。
檢察官向辦案人員指出案件存在的疑點,并建議從這些方面入手,對重點人員重新作審查,并順藤摸瓜,調取涉案合約、賬本、銀行卡等資料,及時查找并固定被害人陳述。
據此,一條完整的結伙貸敲詐勒索案的證據鏈呈現在辦案人員眼前。
懲防并舉
遏制非法車貸暴利
在查辦該案的過程中,辦案人員共查封5處涉案公司、扣押涉案車輛80多輛。經過細致審查發現,這5處涉案公司均是由同一家公司演變而來,主要股東和核心人員一直比較固定,部分核心人員變成了后來演變公司的股東。
該團伙警惕心較強,為逃避打擊,公司門店更換頻率較快,往往在一個借貸周期內就會更換地址。多數被害人到最后無法找到借貸公司,只能通過電話與對方取得聯系。
而隨著抵押貸款業務興起,車貸敲詐勒索犯罪呈現暗長趨勢,影響社會經濟市場秩序。主要原因在于其非法暴利,該案的一處門店投資近500萬,僅僅經營9個月已全部回本,股東分紅利潤達200多萬。如此暴利導致犯罪分子鋌而走險。
檢察官提醒:
貸款要選擇具有放貸資質的正規公司辦理相關業務,并且在簽訂合同時,切不可馬虎,一定要認真仔細閱讀后方可簽字,并保留好自己的合同。在借貸過程中發現被騙,應立即報警。
素材來源 |昆山市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二部
文字丨杜志輝 唐慧玲
編輯丨秦菲
純手工推薦往期精彩文章(點擊可閱讀)↓↓↓
喜歡就在文章最下方點贊,
想說什么就去“寫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