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汽車消信貸和擔保行業算是個新鮮事物。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消費心理發生變化,開始接受并實踐國外已經流行的“花明天的錢、開今天的車”消費模式,運用合理理財手段提高生活質量。加之汽車市場日逐成熟,新車上市頻繁,也引發了人們購車、換車的欲望。汽車貸款擔保公司越來越多。
在現實中,許多消費者購車時不具備一次性支付全款的能力,需要借助銀行貸款。而汽車又是一種不同于房屋,是可以任意移動的物體,銀行資金的安全性受到挑戰。目前我國的個人資信體系尚不完備,銀行在汽車款上承擔了遠遠高于房屋款的風險,需要有第三方的專業機構銀行完成對貸款客戶的風險控制和管理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擔保公司應運而生,逐漸介入了汽車消費市場,為消費者提供全程擔保,為銀行分解風險。什么叫“全程擔保”?也就是說從消費者貸款的 天起到結算的 后 ,這期間如果消費者有 不還款,銀行就要扣擔保公司存在銀行的保證金。有了擔保公司的擔保,消費者才能在銀行貸到款,才能盡快開上車。
汽車消費信貸擔保是在我國是一個比較新的行業,從誕生到現在也就10年時間,經過2003年和2004年的整頓和規范,目前我國的汽車款擔保行業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成為汽車流通領域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擔保公司通過提供擔保的方式,在滿足消費者分期購車需求的同時,也大大促進了汽車的銷售,在汽車流通領域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以北京為例,去年新車銷售達70萬輛,分期付款占總量的15%左右,其中60%以上的分期業務量是通過擔保公司操作完成的。其中成立于2004年,一直從事個人汽車款擔保業務的中碩擔保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幾年來為數萬名購車人提供了購車擔保服務,一方面通過擔保服務滿足客戶的汽車夢,促進了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通過有效地風險控制手段保障了銀行放貸資金的安全,不僅得到了銀行方面的支持和認同,也得到各類汽車經銷商的支持。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目前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很艱難的,擔保公司依然面臨著巨大的困境和無奈。這種困境和無奈的產生,主要原因還是社會公眾對擔保公司所承擔的風險,以及汽車款的具體操作方式不甚了解,由此對不少擔保公司及至整個汽車款擔保行業產生諸多誤解和負面評價。部分媒體在對擔保行業進行相關報道時,也同樣因為不了解擔保行業需承擔的風險和業務操作流程,而使報道內容不夠客觀和全面,誤導了消費者,這對汽車流通行業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前面提到的中碩擔保有限公司就曾經遇到此類情況。這就需要擔保公司增加宣傳手段,讓消費者了解擔保業務及相關流程,是擔保公司承擔的風險。
《擔保法》中有關質押與質押物是怎樣規定的?
質押貸款是指貸款人按《擔保法》規定的質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動產或權利為質押物發放的貸款。 可作為質押的質物包括:國庫券(國家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國家重點建設債券、金融債券、AAA級企業債券、儲蓄存單等優價證券。出質人應將權利憑證交與貸款人。《質押合同》自權利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以個人儲蓄存單出質的,應提供開戶行的鑒定證明及停止支付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