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11日訊(記者 孫慧敏 通訊員 劉曄) 7月8日,在菏澤曹縣商都恒昌肉牛養殖基地內,恒豐銀行生物資產活體抵押貸款支持的首批肉牛出欄,工作人員正在將肉牛裝車。該批肉牛共480頭,每頭1500斤左右,預計共可帶來收入1271萬元,扣除貸款本息、養殖費用等,3名養殖戶凈賺90多萬元。這是恒豐銀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的階段性成果。
“養了快一年,每頭肉牛均重增長近800斤,一頭牛能賺近2000元,這可比在外打工強得多。”養殖戶季文東對肉牛養殖的收益十分滿意,“往年外出務工,干的都是力氣活,風里來雨里去,家里的老人孩子也顧不上,是恒豐銀行幫我圓了家門口致富夢。”他算了一筆賬,去年7月下旬他購買160頭牛,個人出資88萬元,剩余的都是恒豐銀行貸款支持,扣除各項養殖成本和銀行利息,一年不到,凈賺約30萬元。
“養殖戶的收入情況,與我們當初的預期差不多。”恒豐銀行菏澤分行行長馬歷博介紹說,2021年,恒豐銀行與龍頭企業、科技公司、養殖戶合作,在曹縣試點建立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架子牛育肥養殖新模式,并引入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創新推出生物資產活體抵押業務,建立了與活體牛孿生存在的“數字牛”,實現生物活體“抵得了”“看得住”、風險“控得住”。截至目前,菏澤分行已為36位肉牛養殖戶發放6660萬元貸款。
除了貸款支持解決養殖戶購買架子牛的資金壓力外,為防范肉牛養殖過程中的病、災等風險,恒豐銀行還幫助養殖戶申請了政府財政補貼。養殖戶僅需承擔20%的保費,合計每頭牛承擔60元保費,以極低的成本緩解了肉牛養殖的后顧之憂。
戴有智能耳標等待出欄的肉牛
恒豐銀行生物資產活體抵押業務有效解決了肉牛養殖投入大、成本高帶來的資金難題,激發了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的積極性,還實現了銀行、企業、農戶的三方共贏。商都恒昌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濤說,這一模式中,肉牛飼養、接種等都由商都恒昌專業管理,通過科技手段,肉牛從入欄、持續在養到出欄銷售實現7*24小時動態數據采集,形成精準的數字資產,對肉牛健康狀況、生長勢頭進行實時監測,實現了肉牛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解決了農戶散養不專業問題,肉品質量有保證,也解決了企業肉牛屠宰的來源問題。
山東是我國肉牛主產區之一。去年,山東沿黃肉牛產業集群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1年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菏澤曹縣等6個縣納入產業集群創建范圍。恒豐銀行在曹縣的生物資產活體抵押業務試點為探索金融支持沿黃肉牛產業集群發展、拓寬農戶增收之路積累了經驗。下一步,恒豐銀行將繼續在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主動作為,復制推廣成熟經驗,加大對沿黃肉牛產業集群的金融支持,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